?
宋徽宗趙佶文會圖 絹本,設色 縱 184.4,厘米 寬123.9 cm
類 別 中國古畫
時代背景 宋代
題跋者 宋徽宗、蔡京
文物原屬 故宮舊藏 現(xiàn)藏臺北故宮博物院
《 文會圖》這幅畫充分表現(xiàn)徽宗院畫精致明凈的風格。圖中從根部到頂部不斷纏繞的兩株樹木,雖然復雜,但由于含蓄的表現(xiàn),因此毫無雜亂夸張之感,而像是觀察樹木真實生長狀況后描繪出的細膩作品。即使在各種樹木垂下的細小葉片上,也可以發(fā)現(xiàn)這種特質(zhì)。宋徽宗與寵臣蔡京也在畫上留下題跋,以此作為帝王統(tǒng)治下人才云集的象征圖像。 環(huán)桌而坐的文士,正進行著茶會。宋徽宗稱此圖為文會圖,但應與唐代以來“十八學士”的主題有關??赡苁钱敃r摹寫古代畫作后,加入北宋元素的“改編“之作。僮仆使用及準備中的茶具,在存世北宋茶器中有相應的例子,畫家所繪確有根據(jù)。
“點茶不一。而調(diào)膏繼刻,以湯注之,手重筅輕,無粟文蟹眼者,調(diào)之靜面點。蓋擊拂無力,茶不發(fā)立,水乳未浹,又復增湯,色澤不盡,英華淪散,茶無立作矣……五湯乃可少縱,筅欲輕勻而透達,如發(fā)立未盡,則擊以作之;發(fā)立已過,則拂以斂之。結浚靄,結凝雪,茶色盡矣。”
這是宋趙佶《大觀茶論》中的一段文字。每每讀來,追思仰慕,感慨萬千。